談觀止

 觀止地處泰雅族原住民部落之原始山林,溪谷交錯、層層山形、稜線交會、山嵐雲霧飄渺、氣候多變四季動植物林相分明。是以天然環境做主題,依地形、河谷、氣侯、晴雨、光影、雲霧之季節變化,並以樹、石頭、木頭為主要天然元素共構而成獨特的環保綠建築。

 乍看之下觀止就像尚未完成毛丕外觀,接近細看可謂處處驚訝,嘆為觀止。它是以看來像會呼吸的活建築,會隨著氣候、環境變化。它是以大自然力量,使其逐年更加融入自然退卻人為匠氣。讓逐年比去年自然,因時光美學而質樸璀璨時尚。觀止是為追求完美,永遠以大自然力量融入環境而更美,它是永遠沒有完成。它的賣點是水、陽光、空氣。永不退流行。

與肖楠木的邂逅

  民國93年七二水災,地處泰安雪霸國家公園內之馬達拉山區,一夜間降下了2,000公釐豪雨,雪霸國家公園境內的瑰寶–肖楠木,被盜伐之後,山老鼠原本擬藉山洪漂入大安溪河床撿拾,恰好當年森林法修改, 被洪水帶到河床的漂流木,在洪水日起一個月內禁止撿拾,須由政府委外撿拾之後統一標售,那一年的肖楠漂流木,輾轉為泰安觀止董事長標得,其中用在打造泰安觀止溫泉會館約700噸,其餘的部份也都相繼利用作為木雕、創藝傢俱、皂碟、水瓢,最後連肖楠木的香氣都充分利用製成『雪森』精油系列產品。

原民木雕

  本身是木癡的觀止董事長,2005年與王信一大師巧遇,相談甚歡,力邀王大師相助,江董事長深切明瞭藝術的創作,需要有自然揮灑的空間,更要有具靈氣的環境,才能激發創作靈感,於是江董事長在群山會館提供王大師創作空間, 讓王大師在翠綠青山當中,真情流露盡興創作。在群山會館的日子,王大師孤單卻不孤獨,陪伴他的是一大堆形狀各異,各自矗立的天然肖楠原木塊,在木頭堆當中,散步、冥想、沉思、發呆,日與夜的擁抱,讓大師摸透每一尊木頭的個性脾氣與長處,於是,午夜夢迴靈感一來,選定目標,木屑如花般飄落之後,一件可典藏的藝術極品已經隱約現身。蟄伏山間的極簡,對應出來的是靈感的滾動,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的感動,3年來成就了40多件作品。

王信一

  木雕大師王信一本籍台東縣池上鄉,自幼受到阿美族文化藝術的薰陶,加上在原住民部落成長的心路歷程,培養了對文化之熱愛,更因此扎下創作的根基。表現在木雕藝術上的作品,有濃得化不開的原住民氣息, 王大師參加過多次木雕藝術展覽,有『一代拾荒木雕藝術家』之美名。

動植物生態

 泰安觀止的行道樹,種植白千層、園區內種植白水木、紫藤,紫藤二月正要發苞,到了夏季長滿綠葉,加上觸手可及的山川景色,春夏秋冬都有不同景觀。

 春天的三葉楓、五葉楓,露出嫩紅新葉,夏天變綠,11月、12月的深秋變黃,12月中旬以後遇到寒流變紅,取代了由綠變咖啡色的台灣欒木,成為山林的主角。正因為環境未受汙染,4月到9月螢火蟲漫山飛舞;到了7月幸運的話, 抬頭可以欣賞老鷹盤旋空中的景象, 伺機還會俯衝,意圖對原住民飼養的小雞展開攻擊。附近的八卦力溪封溪多年,魚種資源豐富,是最佳的自然教室。泰安溪中可垂釣溪哥、抓溪蝦。喜歡魚產的話,人工養殖的高山鱒魚、鱘龍魚、石班,都是一時之選。

 後山(冬瓜山)原始林是原民狩獵山羊、山豬、野兔、採野果之生態場地,週邊石崖峭壁懸磐台灣原生植物櫸木(最佳建材)、欒木、楓樹、無患子(最佳精油、清潔劑)隨著四季的變化,開花、變色→淡綠、深綠→枯黃→落葉→枯枝。 在春夏季顯現出生氣盎然,秋季蕭瑟、冬季悽寒,以及雪頂山嵐氣象多變的四季景象。

觀止影音

 想了解更多的觀止理念和介紹歡迎點擊泰安觀止Youtube官方頻道,來了解更多資訊。

影片檔案較大,請耐心等待,若影片無自動播放請按下播放鍵開啟播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