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妹娜哇稻草藝品館
喜妹娜哇稻草藝品館│苗栗縣公館鄉福星村2鄰福星75-1號
「喜妹娜哇」是日文「注連繩」的意思,而「注連繩」是一種由中國傳至日本的「稻草結繩」。據說當年徐福渡海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時,徐福即將中國的穀物及農耕技術帶至日本,日本人為了感謝徐福,便以稻草做成繩結,裝飾在門口或神社中央,以示對五穀的崇敬。相傳古時移民日本的島民,食用米食都由中國大陸糧船供應,每年冬季冰雪覆蓋,人民無法工作,就利用稻草結繩,懸掛在海港邊或門前,祈望船隻平安抵達,新米準時靠岸,於是繩結成為新的、好的象徵。日本掛在神社鳥居上,顯示神與人之間的區隔 以及新年掛在門前、玄關或是裝飾於室內,趨吉避凶的象徵物。經過數百年沿襲,目前婚喪喜慶活動的周邊 環境或車內,都有懸掛此物,取其吉祥之意。
注連繩的稻草是採用尚未結穗的水稻,收割後要立即高溫烘乾,保持綠色,再篩選出健壯的稻草,經壓扁軟化處理後,成為材料,避免曬太陽變白或受潮。製作繩結 時要束成三、五、七等單數股,再扭轉合成注連繩。稻草編織採用的是尚未結穗的青綠色稻草,味道極重,用來編織成各種飾品,看起來典雅大方,聞起來又能身心暢快,在日本是避邪祈福的飾物,因此成品主要外銷至日本。近來因為不敵中國、越南的代工業,台灣多家稻草編織 廠紛紛歇業,喜妹娜哇決心轉型,第三代老闆蔡佩汶從母親手上接下棒子,以觀光產業重新出發。
全台僅存的一家稻草織廠,走進喜妹娜哇,稻草香撲鼻而來,讓人內心平靜安穩。
相關圖片: